近日,在芦塘乡板栗村中药材基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当地的村民忙着管护中药材。
近年来,芦塘乡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盘活闲置资源,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鼓励种植户流转土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切实推动乡村振兴。
村民正在除草。
因地制宜
种植中药材
2019年,彭水县九二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颜万东在芦塘乡坡坪村,依托政策办起了养牛场。在养殖场做起来后,为了更好的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产业增收,颜万东又谋划发展种植业。
“反正我们都在这里办养殖场,所以就想再发展点其他的产业,把种植、养殖业一起发展起来。”颜万东说。
颜万东了解到,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种植前景广阔。结合合作社实际,他到山东考察了中药材产业,发现市场前景好,种植风险不大。并且经过对坡坪村、板栗村的考察,发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适合中药材种植。
说干就干,2020年,颜万东成立了彭水县九二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合作社在芦塘乡板栗村、坡坪村流转土地80亩。
2022年,颜万东从山东购回中药材种苗,在板栗村、坡坪村种植中药材天冬、百部,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
“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宜种植中药材,目前中药材在市场上越发受到重视,相信行情会越来越好。”颜万东说。
技术保障
免除后顾之忧
当天,颜万东和务工人员一起在地里忙活着除草,他告诉记者:“中药材种植三年才投产,对管护技术要求比较高。去年受天气影响,部分苗子受损,后续需要补栽。”
为了更好的发展中药材,中药材基地立足于生态、环保,充分利用肉牛养殖场资源,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用养殖场的牛粪作为中药材的肥料。
此外,基地还注重中药材种植的技术保障。据了解,颜万东以前有过种植中药材的经验,在发展中药材的过程中,他积极参加农委组织的技能培训,并多次到发展较好的中药材基地参观学习。
“我们定期邀请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来基地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此外,基地还聘请了四川农业大学药材专家作为长年技术顾问,为中药材发展保驾护航。”颜万东说。
技术有保障,中药材收成之后的销路也不用愁。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与山东那边的公司合作,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投产之后包回收,免除了发展的后顾之忧。
“之前发展中药材主要顾虑在销售这块,万一种出来,价格不行,市场再不好,就有点麻烦了。”颜万东说,但是现在不用担心了,只管种。
务工就业
带动村民增收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为了调动村民的种植热情,芦塘乡以土地流转、务工的方式,盘活了大量闲置土地,让村民获得实际增收。
村里发展起了产业,村民们也有事干了。
据了解,中药材基地发展以来,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就业40余人,用工高峰时,每天有50余人在基地务工。
“干一天能挣100元左右,一年下来收入了5000多元钱,活儿也不累。”村民王兴荣是经常在基地务工的人员,他说,在中药材基地的带动下,附近村子也有很多村民都来干活,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赚钱,还不耽误家里事。
颜万东介绍,除了坡坪村和板栗村的村民,乐园村、星光村的部分村民也来基地务工,去年共支出务工工资5万余元。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努力,科学种植,加强管护,实现群众收益源源不断。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颜万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