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阳光暖洋洋地晒在街道上,漫步汉葭街道鼓楼社区天津路,更新改造后的街道,面貌焕然一新,68岁的居民陈斌很是欣喜。
“陈大哥,又出来散步呀!”看到陈斌散步,副食店的老板李碧成打了一声招呼。“现在的老街区真是漂亮多了,路干净了,公共设施也更齐全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老街的变化。
近年来,汉葭街道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老旧街区改造步伐,通过优化街区规划设计、更新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等举措,为老街区增添新活力。
路窄、线密、房屋破损——住在老街烦恼多
作为汉葭街道历史悠久的“上通下达”街区,鼓楼社区是一个有名的老社区,这里的居民大多自小就在此居住,都是多年的老街坊,大家平时居住在一起非常温馨,但也有不少烦恼。
陈斌回忆道,前些年在社区里散步,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是道路狭窄,有的路面只能供两三人通过。二来夜间路灯幽暗,老年人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有的时候路面上有人泼点水,晚上走路好多人都要滑倒。”
不仅如此,老街的房子大多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砖混结构的房屋长时间缺少维护,不少房屋墙皮脱落,露出斑驳的墙体。更让人担忧的是悬在空中密密麻麻的各类线缆,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街道风貌,还存在安全隐患。
“每次抬眼看到那些电线就觉得烦躁压抑,更担心的是天气干燥时会发生火灾。”陈斌说。
“我们这里宽敞一点的只有社区办事大厅门口那个坝子,我们跳舞一般要走到红军渡广场那边去跳,还是很希望有个近点的活动场所。”李碧成说,街区功能欠缺,房屋破损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都提醒着街区改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调研、规划、因地制宜——问需于民定思路
在城市更新中,怎样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怎样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怎样延续城市文脉?怎样让老街区焕发新生机?前期调研,摸清百姓实际需求,是第一步。
2023年3月,一场场现场会开下来,改造方案有了基本框架。专班成员走进商铺和居民家中,询问他们意见,聚焦大家反映集中的道路狭窄、功能欠缺、风貌老旧等问题,不断明确改造的实施重点,在共商共建中推动城市更新。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时特别注重保障行人通行,采用分段更新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干扰。
更新老旧街区,盘活闲置资源是重点。对于天津路的改造,街道采用“留改拆”方式,盘活现有民房、闲置土地等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存量用地,实现空间焕活;深挖天津路红色文化优势,串联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历史故事长廊,加快推动天津路成为承载彭水人历史记忆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新建“居民议事亭”“廉洁文化亭”“卧云书院”“院坝休闲角”及鼓楼社区“口袋公园”项目,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功能。
对于草鞋街的改造,便是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实行“一户一策”,进行线路老化改造、背街小巷整治、街区夜景亮化等,并融入商务、娱乐、休闲、文化等功能,植入新潮业态、新消费品牌,打造彭水“夜经济”新地标。
“我们提前与居民沟通社区的更新设计方案,广泛征求建议。”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为避免大拆大建,改造时并未一味拆除重建,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就地改拆、建筑加固和外立面更新上。
美化、改善、活力十足——景观重塑风貌新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升级,鼓楼老街以新面貌呈现在邻里面前。
漫步在天津路,悠长的街巷、古朴的砖墙、雅致的院落……眼前这些更新改造后的老建筑、老院落焕发出新神采,透出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底蕴。
傍晚,片区内的红灯笼亮起,书店、手工作坊也纷纷点亮灯光。“现在,天津路上下通行更方便了,还做了好几个坝子出来,平时可以在这里开院坝会、议事会,这边还有文化墙,老街坊也可以坐着学习、喝茶聊天,确实是比以前安逸多了。”陈斌说,晚上走在这条路上,再也不怕看不清路摔跤了。
而对于李碧成来说,感受最明显的是街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街道对社区的各类杂乱线路进行了清理归纳,天上没了“遮天蔽日”的“蜘蛛网”,老社区光线更明亮,安全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街区基础设施配备也得以改善。
近年来,汉葭街道为解决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老旧的问题,做实“物业支招、支部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并组建专班,摸清底数、界定范围、科学规划,组织党员干部上门,与小区物业、业主一同衔接开户、清理消防通道、修理水管等,对辖区5个城市社区的6个老旧小区消防安全进行系统性排查,共排查128栋370户,共更换老旧小区消防管道1100余米,消防栓水带200卷;增设灭火器160个,应急指示灯100余盏,淋水喷头50余个,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隐患。
“现在已经明显能感受到街区的新变化了,我们也很期待鼓楼改造全部完成的那天。”李碧成满含期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