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彭水文明实践所 > 汉葭街道 > 新闻 > 正文

乡村振兴 · 彭水在行动 | 山东专家为我县小米花生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日期:2024-09-09 15:40

近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技术专家,来到我县鞍子镇小米花生种植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指导工作。此次调研旨在积极响应渝鲁协作战略,深化科技兴农实践,进一步提升“彭水小米花生”产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IMG_7429

专家(右一)和基地管理员查看小米花生种植情况。 沈洪晨 摄

  调研期间,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细致观察小米花生的生长态势,耐心倾听基地管理人员在实际种植中遇到的挑战与困惑。同时,他们还对两块精心打造的标准种植试验田进行了详尽的测产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优化种植密度,试验田的产量实现了显著提升,较往年增长了30%至40%。此外,通过防病害实验发现,未实施防病措施的试验田出现了严重的后期早衰现象,产量减少约15%,凸显了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基于此,专家们建议未来花生种植需双管齐下,既要合理密植确保群体优势,又要加强病虫害的全程防控,特别注意后期的有效管理。

  针对土壤肥力退化、病虫害高发及品种老化等瓶颈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包括推广轮作间作模式以改善土壤生态,增强地力,为作物生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彭水小米花生”示范田的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高达245公斤,远超当地平均亩产水平,有力证明了规模化种植与科学管理对提升产量的显著作用。

  据了解,“彭水小米花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高蛋白、低油、高糖、口感好等特点,是优质的食用花生。此次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与重庆彭水苗妹香香有限公司深层次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彭水小米花生”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下一步,“彭水小米花生”产业将加强渝鲁科技合作,聚焦品种创新与标准化栽培两大核心,加快品种登记和品种权保护,同时进行提纯复壮和品种改良,力争在2至3年内培育出1至2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规划高标准建设5万亩生产基地,依托“协会组织+公司运作+大户主导+村集体参与+农户土地入股”的创新模式,实现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农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五统一”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原料供应的安全与稳定,为彭水小米花生的品牌化、市场化之路奠定坚实基础。(沈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