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苗歌苗鼓、品梅子米酒、游佛山苗寨……来到梅子垭镇,总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苗族风情。
近年来,梅子垭镇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打造苗家山歌舞蹈、苗家糯米酒、佛山苗寨、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等梅子新名片,唱响苗乡古韵文化地美名,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听苗歌苗鼓曲悠扬
“太阳喽——出来诶——晒花鞋喽……”9月10日,走进梅子垭镇梅花社区,远远地就听到阵阵苗歌飞扬,伴随着轻快的苗鼓声,一首嘹亮动听的《晒花鞋》从苗家姑娘们口中悠然而出。
梅子山歌是当地群众在劳作过程中创造出的山地民歌,是当地群众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也是渝黔湘鄂边区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浸润渗透的产物,歌曲节奏自由、歌腔舒展、旋律悠长。
为了把梅子山歌代代传承,梅子垭镇积极探索梅子山歌、苗鼓促进文化振兴的道路,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梅子垭镇成立了苗歌苗鼓队,由镇文化服务站组织培训教学,并成功将梅子山歌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云先就是苗鼓队的一员。“我们每天都组织培训,镇上有专业的人员非常耐心地教我们,我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基本能独立演出了。”张云先说,周边有活动的时候邀请她们苗鼓队去演出,一场表演每个人能有300元左右的演出费,既满足了自己的爱好乐趣,又能挣钱补贴家用。
“苗歌、苗鼓是推动梅子垭镇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梅子垭镇党委书记王汉松介绍,近年来,梅子垭镇深入挖掘、积极探索地方特色文化,建立了苗歌苗鼓演出队伍,邀请传承人现场教学,组织相关民俗活动,还授牌成立梅子山歌传习所,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优秀苗族文化。
如今,梅子山歌已收集整理出200多首曲目。在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公布的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8个推荐名单中,梅子山歌位列第27位。此外,梅子山歌被录入《重庆市民族文化典藏》,《苞谷调》《晒花鞋》亮相央视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有效提高了梅子山歌的传唱度和知名度,展示了非遗活力。
闻米酒飘香梅子垭
金秋时节,走进梅花社区苗家天歌酒业有限公司的酒厂内,一股浓郁酒香扑鼻而来。
浸泡、蒸煮、冷却、拌酒曲、发酵……经过十多道工序,糯米酒的制作已经进入最后的流程,苗家天歌酒业的负责人刘乔石正在对已经发酵好的糯米进行蒸馏,一旁的取酒器中,醇香的米酒顺着小小的管子流了出来,散发出沁人的酒香。
“在整个酿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米酒的度数控制好,随时随地观察,一旦度数低于40度,就停止取酒。”刘乔石说,糯米酒酿造过程主要以古人亲传的酿酒秘笈结合现代酿造工艺,并加以发展创新,所酿造的糯米酒以“香味协调、入口微甜、空杯留香、回味悠长”的特点而享誉盛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王汉松介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糯米酒发展和集体经济之间的联系,积极与辖区内酿酒企业研究探索糯米酒产业发展的道路,指导酿酒企业与村集体之间形成了社企协同发展的模式。
苗家天歌酒业有限公司糯米酒厂便是其中代表,糯米酒厂依托社企协同发展的模式,由社区直接对酒厂运营和收益进行管理,收益的一部分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另一部分将分红给梅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农户,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农户增收。
“梅子糯米酒酒香沁人心脾,初抿醇香浓郁,再品绵柔优雅,而后余味无穷。目前在市场上我们每年要销售20万斤糯米酒,销售收入在600万元左右。”刘乔石说,除了日常销售,酒厂的地窖里面还窖藏了许多好酒,年份越久,藏酒越香,价值也越高,等到藏酒出窖,集体经济将实现翻倍增收。
游佛山苗寨美如画
伴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了梅子垭镇佛山村的银杏山庄,游客们的欢声笑语让这里显得格外热闹。
“我们是自驾来到佛山寨游玩的,这里能看到传统吊脚楼,品尝特色农家菜,住宿也比较便宜,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游客谢静说,来到这里,体验了古苗寨的独特韵味,还能感受采摘乐趣,是一次难得的田园之旅。
梅子垭镇佛山苗寨一角。李亚军 摄
佛山古苗寨,已有500多年历史,整个村寨由47栋独立掩映在银杏林中的三合院吊脚楼组成,森林覆盖率达70%,至今保留着苗族人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2014年,佛山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梅子垭镇将佛山苗寨作为民族特色村寨进行打造、保护后,让这座掩映在青山碧水间的古苗寨,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蜿蜒的石板路、素雅的吊脚楼,犹如世外桃源,成为不少游客体验苗族传统文化、游览乡村美景的好去处。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依托古苗寨的独特优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吃上了“旅游饭”,迎来了新的生活。
“自从寨子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我们家就开起了农家乐,一年下来也能有不错的收入。”银杏山庄主人左国淑说,自开办农家乐以来,每年能实现增收10万元左右。
与左国淑家一样,冯贵宾也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农家乐。“我将自家的闲置农房,打造成精品民宿。”冯贵宾说,他的“贵宾农家乐”不仅可以吃饭、住宿,还可以听一听梅子山歌,感受非遗民歌的魅力,因为他打造了一间梅子山歌传习主题餐厅,既吸引了游客,又使乡村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我们利用佛山苗寨、重庆知青档案陈列馆、非遗民歌等特色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到梅子垭来体验乡村旅游。”王汉松说,将特色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更多的元素与活力,也进一步助力了乡村振兴。(李亚军 喻 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