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团县委、县教委、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新田镇马峰社区,联合组织开展苗乡亲子养心营系列活动——“亲子同行助农忙·田间地头笑声扬”亲子助农活动。
亲子互动挖红薯。 高浦 摄
当天,15组亲子家庭走进马峰社区3组居民宁生明家里挖红薯,一方面通过共同参与田间劳作,增加亲子间的交流和互动,共同面对挑战、分享快乐,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情感,建立更加紧密的亲子联系;另一方面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尊重自然的价值观。
天公虽不作美下着小雨,但家长和孩子们的劳动兴趣依旧高昂。刚走进地里,孩子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向家长提出各种各样有趣的问题,“红薯是怎么长出来的呀?”“红薯叶为什么会有白色的汁呢?”家长们耐心地解答孩子的问题,享受亲子时光。
开始劳动了,家长、孩子们在地里忙碌着,用锄头挖、用手刨,舞动的锄头间,泥土翻飞,红薯滚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一会儿,一个个又大又圆、紫红色的红薯便从土里被挖了出来,孩子的身边也渐渐被“战利品”堆满,所有人都沉浸在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中。
看着自家的红薯被挖出,宁生明热泪盈眶。宁生明,肢体残疾,父母年迈妻子患病,家里基本没有劳动力,每年村里都要组织人员去帮忙劳作。“这么多人关注、关心、帮助我,我真的特别感动!”
挖完红薯后,孩子们又开始学习传统工艺——制作红薯粉。在家长的配合下,小朋友们舀一勺红薯粉浆在铁盘中,然后在热水锅里洗个澡,一张张晶莹剔透的红薯粉就做好了,从选材、研磨到成型,每一个环节,孩子和家长齐心协力、配合默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从食材到美食的转变过程,还锻炼自己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学会了制作传统美食的技能,更加珍惜食物,懂得感恩。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让亲子关系升温的“温馨课堂”,亲子互动的机会,更是一次对农耕文化传承弘扬的课程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农耕生活,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农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了对农田劳动者的敬意和尊重,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廖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