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彭水文明实践所 > 汉葭街道 > 新闻 > 正文

大同镇:中药材喜获大丰收 拓宽百姓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4-12-02 15:08



ea50681480ea4c7ddac037d6acd2b8e.jpg

工人正在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陈月 摄

眼下,正值中药材采挖好时节。在大同镇大厂社区4组独活种植基地,机声隆隆,采挖机械在地里来回穿梭将成熟的独活挖起,“胖乎乎”的中药材便一根根显露出来,工人们排成一列开始熟悉的抖土、采收、分拣,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近年来,大同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独活、虎杖、苍术、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进行发展。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管理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41119094706.jpg

烘干后筛选。陈月 摄

为何发展中药材产业?“大同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土壤、气候、温度等多方因素都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种植。”基地负责人冉小华说。

据了解,目前全镇已发展独活500多亩、虎杖4000多亩,涉及大厂、马驴、大河、龙门等村(社区)。

“把撂荒地流转给公司,既复了垦,每亩还有180块的租金,要是干活每天又有100至120元的工资,按月结算。”说起药材种植,现场忙活的村民们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劲。

“最忙的时候基地每天有二十几人务工,主要负责栽种、施肥和除草这些工作。”冉小华介绍,通过流转土地和务工,一年收入高的村民在一万元以上。

微信图片_20241119094722.jpg

中药材独活。陈月 摄

不仅如此,在大同镇马驴村建起了中药材加工厂,进一步增加药材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工厂内,工人们将一根根独活放置机械中清洗、切片、烘干,厂区里飘荡着浓浓的药香,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发展和乡村繁荣的重要保证。”大同镇相关负责人说,中药材育苗和种植项目在大同镇落地实施,不仅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也让广大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分“租金”、下地劳作赚“工资”等方式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大同镇通过不断探索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致富路,让百姓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的“致富曲”。(谢云芳 谭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