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彭水文明实践所 > 汉葭街道 > 新闻 > 正文

汉葭街道:织密“一老一幼一青”关爱服务网

发布日期:2024-12-02 15:39


“小朋友们,大家看书的时候注意保持安静,看完了把书放回原处哦。”11月26日,汉葭街道鼓楼社区卧云书院内值班网格员嘱咐前来阅读的儿童。

  这是汉葭街道聚焦“一老一幼一青”三个重点群体,持续深化党建赋能,围绕“重发掘、强保障、优服务”,倾力绘就“一老一幼一青”幸福画卷的生动一角。

优化潜能发掘 发挥银发优势

“乖乖,把这个宣传单拿给家里爸爸妈妈看看,最近在家里要注意天然气使用安全哦。”在汉葭街道渔塘社区背街小巷,一支穿着红马甲的银发志愿者队伍正在义务巡逻宣传,提醒附近居民注意用煤用气用电安全。

  渔塘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正元介绍:“这是我们社区成立的"五老"自治队,平均年龄接近70,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周远清,马上就过77岁生日。”

  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支队伍年龄大,对他们的工作效率产生质疑,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五老"成员在很多居民心中是和蔼的老爷爷、助人为乐的伯伯、热心肠的嬢嬢,清楚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对他们具有天然的信任。特别是在调解工作中,"五老"成员对当事人用心用情用理,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汉葭街道鼓励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人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推动新时代“银龄行动”深入开展,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带动+微治力量推动,着力打造“新五老”志愿服务品牌,吸引200余位老人加入五老志愿者队伍,引导广大老年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展现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坚持底线思维 织密保障网格

“马上要期中考试了,准备得怎么样了哦,有信心拿第一没?”10月22日,汉葭街道工作人员在长溪村低保入户调查时询问儿童在校情况。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汉葭街道坚持把困难儿童保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一发展三保障”为抓手,积极整合各方力量,确保428名建档立卡已脱贫对象适龄儿童全面入学,有效解决困难儿童各类生活难题,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为了更好地保障儿童安全,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汉葭街道还联同县市场监管局、汉葭水陆派出所,定期对辖区13所公立中小学与24所民办幼儿园开展安全排查及整治工作,持续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及风险防控,扎实做好学校周边小作坊、小经营店的备案管理工作,及时查处学校周边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除了织密保障网络,汉葭街道还注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组织儿童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垃圾分类、消防宣传、探访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树立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推动实现儿童个体发展。

突出需求导向 助力青年就业

“妹妹,今天下午商贸园有一个专场招聘会,里面有一些岗位很适合你,下午可以去看看哦。”近日,汉葭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登记的失业青年电话沟通再就业事宜。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汉葭街道深入落实稳岗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帮助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进一步提升街道就业服务水平,积极擦亮青年就业“新名牌”,托起民众“稳幸福”。

  汉葭街道组建就业服务队伍,通过信息比对、人工核查等方式摸底困难群体就业失业状态,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分类帮扶、跟踪回访工作机制,定向推送就业岗位,提供技能培训服务,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脱贫人口等登记失业重点群体再就业。

  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3次,提供储备技术员、前台接待、客房服务、保安、理货员等在内的150余个岗位,并对登记在册的重点群体进行“一对一”就业辅导,开展就业咨询和岗位匹配,助推求职者“靶向”就业,目前登记失业重点群体169人实现全部就业。

  除了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资源,汉葭街道还为52人办理再就业小额贴息贷款,发放贷款金额1200余万元,为681人办理4050灵活就业养老保险补贴,有效解决资金难题,鼓励居民自主灵活就业。(任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