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田镇村民庹清(化名)在当地卫生院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其检查结果报告同步传到了县域心电诊断中心,诊断中心医师发现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电话报告“危急值”给当地卫生院医师,并指导该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急救,给患者服用“心梗一包药”后,立即用120救护车转送到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进行救治。
“当时就是觉得有点痛,以为是老毛病就没有管。”今年79岁的庹清回忆说,当天,他到卫生院参加老年健康体检,没想到救了自己一命。“这得感谢现在的科技,卫生院不仅能做心电图,还有大医院的医生远程看病历,及时发现了我的病情。”庹清说。
“当时他这个情况真的很危急,造影提示该患者前降支中段次全闭塞。”翻看当天的病历,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急救医师侯春辉依然心有余悸。她说,看到病人的危急情况,中心第一时间和当地卫生院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将病人送到中心进行救治。通过与家属和病人沟通后,中心介入医生历时48分钟开通血管,于病变处植入一枚支架,打通了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了心脏供血,随着手术的顺利完成,患者的症状消失,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县域心电诊断中心正式运营以来,共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出具常规心电图诊断12313例,出具动态心电图、血压诊断共241例,为院内出具常规心电图诊断13007例。”侯春辉说,彭水县域心电诊断中心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启动运行,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高效模式,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效率,真正做到了与时间赛跑,为患者争取最佳救治时机。其服务范围广泛,包括常规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项目,覆盖全县40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推动胸痛中心与基层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国家建设“急救、慢病、健康管理”三个体系一张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改,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分级诊疗,提升基层疾病急救救治能力的有效手段。
“织就‘心电一张网’, 守护群众‘心’健康。”县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心电一张网—县域心电诊断中心”建设,打通了胸痛中心救治“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医院提供24小时的后台心电图判读诊断支持,让基层病人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断,并且快速地进入胸痛救治单元—胸痛中心的救治绿色通道中,不断提升急性胸痛救治能力和水平,提高了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救治效率。
彭水地处武陵山深处,基层医疗设施、人才短板一直以来比较突出,彭水县域心电诊断中心的建设,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来说,解决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专业技术操作人才困乏的问题,满足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的需求,实现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就近、及时检查,有效缩短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时间。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通过远程诊断和培训,可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检查质量和业务水平以及心电诊断水平。同时,县域心电诊断中心的启动有利于从日常诊断中及时发现危重症患者,及时启动转诊救治流程,为危重症患者取得最佳抢救时间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推动加快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赵 勇 杨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