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家镇聚焦红色资源深度开发,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黄家镇10个村(社区)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16.15万元,同比增长107.97%;经营性收益87.01万元,同比增长103.68%。
黄家镇的重庆红军历史陈列馆,讲解员正在为前来研学的孩子们讲解红色故事。赵勇 摄
黄家镇的成功源于其聚焦三条主线,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首先,镇里通过挖掘长征文化、解放文化等红色资源,形成了以“一张留言条”的故事为核心的长征文化和以笔架山白刃战为代表的解放文化,建设了重庆红军历史陈列展厅,并广泛征集与黄家红色历史相关的文物和艺术品,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同时,黄家镇注重精准转化红色资源,打造了三条主题文化体验线路,分别为时空回响红色穿越线、边乡变迁渝黔穿越线、逐梦云岭生态穿越线,通过丰富的场景设置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还建设了“笔架梁·战场体验”、“摩围坪·牧野度假”等红色文旅产业集群,吸引了2万余名游客,产生了2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并通过升级乡村风貌,推动先锋社区成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示范点。
为了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黄家镇积极进行宣传推介。通过举办“重庆10+4红色故里行”红色旅游活动,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持续发布精准的文旅资讯,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宣传氛围。还鼓励群众通过自发的短视频和自拍,在个人社交平台上传播黄家文旅的魅力。
黄家镇的文旅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和人才支撑。通过每周党委会和读书班等方式强化理论学习,并通过“红色故事分享会”提升居民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意识。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黄家镇成立了集体经济公司,积极参与国防教育基地沿线环境治理等事务,为文旅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设施建设方面,黄家镇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900余万元,对红军街等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和升级,改善了整体场镇面貌,建成了红三军广场、红军食堂等红色资源馆,提升了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水平,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支持。
黄家镇的人才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拔优秀干部和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了人才回流。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熟悉红色文旅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红色文旅产业的长足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推进中,黄家镇不仅发挥了教育功能、引领功能和载体功能,还通过文旅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模式,带领群众参与红色旅游和农业产业经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红薯、油茶等主导产业,并结合兰草、白茶、鱼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在此基础上,黄家镇建设了苗乡风情特色文创街,集红色文化教育、苗乡风情体验和特色农产品采购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消费体验,带动了群众持续增收,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鲈鱼和白酒等特色产业的产值也大幅提升,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黄家镇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产业融合、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通过不断创新和深耕细作,黄家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钟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