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盘乡按照“一业领先,村有特色,户能增收”的工作思路,以生态康养、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持续发展产业,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争资立项,着力改善全乡基础设施短板,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石盘乡香树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阳光透过遮阳网星星点点的洒落在菌箱上,一层层、一簇簇,胖嘟嘟的羊肚菌,白的脚,黑的伞,整齐排列着,长势十分喜人,村党支部书记陈世红正指挥着村民采摘。
陈世红介绍,香树村去年12月份开始试种羊肚菌,通过“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虽然是第一年种植,但收成还不错。
香树村的羊肚菌种植面积只有4亩,目前已经采摘了三次,每次在100斤左右。预计整个大棚能产六百斤羊肚菌,收入在3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大概能增收一万元。
看着新鲜的羊肚菌,陈世红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羊肚菌即将采摘结束,随后种植竹荪,这样保证大棚不闲,让村民一年四季都在基地干活。
过去石盘乡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和烤烟为主,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石盘乡在县人武部和重庆警备区的统筹协调下,上海市黄浦区人武部和重庆市潼南区、永川区人武部与县人武部共同参与到帮扶支援香树村的建设中,产业帮扶投入共计800余万元。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石盘乡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红薯、辣椒、脐橙、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同时也加大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新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探索建立“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一村多业”“多村一业”的发展局面,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迭变升级,不仅让村民增了收,更是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石盘乡副乡长廖石川介绍,全乡大棚面积约20余亩,除了蔬菜种植大棚还有烤烟大棚。香树村的大棚实行轮换种植,羊肚菌采收后种竹荪、蔬菜,实现户均年增收在3000-8000元。(冉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