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彭水文明实践所 > 汉葭街道 > 新闻 > 正文

彭水公安“一窗通办”:智慧警务更便民

发布日期:2025-04-29 11:05

近年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一窗通办”改革为支点,撬动公安政务服务大变革,创新构建“1+13+N”全域化政务服务体系,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互通,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目前,全县已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申报材料精简60%,办事效率提升50%,群众满意度达98%。

建立“1+13+N”15分钟便民服务圈

紧扣“群众需求”,构建“1+13+N”立体化服务网络,实现从“部门分治”到“集成服务”。以县城政务中心公安专窗为“枢纽”,辐射桑柘、郁山、靛水、保家等十三个派出所,织密“15分钟便民服务圈”,真正实现“家门口办、就近办、随时办”。“我的身份证到期了,在龙射派出所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异地换证。”外省户籍张女士说,不用往返奔波,省时又省力。同样,在外务工的本地居民刘女士在外地通过“渝快办”线上办理姓名变更,24小时内即完成审批。

“户政变更联办让王先生一次性提交申请后,10分钟内同步更新了身份证和驾驶证信息;跨境事务联办帮助计划移居香港的李女士30分钟完成定居申请和户口注销;企业开办联办服务使创业者陈先生在半天内办结公司注册、刻章备案等全套手续……”彭水自治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合户政、出入境、交管等4个业务系统,创新推出户政变更联办、跨境事务联办、企业开办联办等6类“联办套餐”服务,实现电子证照一键调取全网共享。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窗取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5项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彭水自治县公安局以推进数字化政务服务构建一体化政务平台为目标,集成消防、卫生、民政等部门推出新生儿出生登记、婚育信息变更、退役军人迁移等5项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了“一门、一窗、一网”一件事一次办理。材料减少40%,时间压缩70%。群众王先生夫妇新生儿出生后,通过“一件事一次办”平台王先生一次提交电子材料后,一窗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5项手续。

依托全国政务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云端流转、数据代跑”的方式20项高频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已为25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捷服务。家住外地的务工人员通过“警快办”服务,3分钟完成掌上身份证申办补证业务。

同时,政务大厅全新配备4台“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涵盖身份证办理、出入境签注、户籍证明打印、交通违章处理等高频业务,真正实现了“服务零等待、办事全天候”无需排队、无需预约随办随结。运行以来已为群众自助办证3800余次,日均减少大厅人流量30%。

“办不成事”窗口让群众办成事

“我在完善户籍档案时查材料,窗口民警联动派出所、档案馆调取30年前纸质记录,花了15天时间完成户身份信息恢复工作。”市民张女士感激地说道。

市民李先生为了补丢失的学籍档案愁得焦头烂额,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窗口民警,窗口民警协调教育部门、原校教师多方取证,通过手写证明+电子档案的方式完成了学籍档案的完善。

目前,像张女士和李先生这样的“疑难杂症”共受理31件,解决问题30件,办结率达到98%。彭水自治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办不成事”窗口,建立“一事一议”高效会商机制,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模糊”“跨部门梗阻”“材料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

下一步,彭水自治县公安将继续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迭代升级,为打造渝东南政务服务标杆城市贡献公安力量,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张润 杨晓玲)